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流程及步骤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概念及条件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关系的终止,不涉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者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解除程序。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约,或者劳动者不再愿意续约,劳动合同终止。”
(2)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3)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4)劳动者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死亡,劳动合同终止。”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且劳动者已经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程序
1.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申请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流程及步骤 图1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申请,并说明理由。劳动者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确认。劳动者逾期未确认的,视为劳动者已经同意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
2.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
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应当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劳动者收到通知后,应当予以确认。用人单位在通知劳动者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后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和支付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并协助劳动者办理相关手续。
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注意事项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配合用人单位完成相关手续。
3.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并协助劳动者办理相关手续。
4.用人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劳动合同终止、解除的相关文件,备查。
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也是法律规定的程序。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配合用人单位完成相关手续。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