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规定

作者:亦北辞 |

劳动合同法终止与续订是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解除、终止等情况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劳动合同的续订或者终止,以及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相关事项处理。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稳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合同的终止

1.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因以下情形而终止: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2)用人单位依法破产;

(3)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4)劳动者死亡;

(5)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相关事项处理

(1)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终止前30日内向劳动者通知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并给予劳动者解释;

(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合同终止工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并依法进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

(3)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归还劳动者,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

(4)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或者就业指导服务。

劳动合同的续订

1.劳动合同续订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内向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2)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者主动提出续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3)劳动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10日内向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2.劳动合同续订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依法确定的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期限;

(2)双方当事人依法确定的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事项;

(3)双方当事人对其他相关事项的规定。

3.劳动合同续订的手续

(1)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并给予劳动者解释;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续订后30日内向劳动者通知劳动合同续订的情况,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

劳动合同的终止与续订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稳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过程中,应当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规定图1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规定图1

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根据法定或者协商一致,提前通知对方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终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规定 图2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规定 图2

(二)用人单位破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破产的,劳动合同终止。”

(三)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四)劳动者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死亡,劳动合同终止。”

(五)用人单位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并应当给予劳动者解释。

(六)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的续订

劳动合同终止后,原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续订新的劳动合同。续订的劳动合同不得变更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劳动合同续订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续订。”

(三)劳动者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死亡,劳动合同续订。”

(四)用人单位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续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并应当给予劳动者解释。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责任

1. 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

2. 给予劳动者解释。

(二)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1. 遵守劳动合同约定;

2. 依法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

1. 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

2. 给予劳动者解释。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死亡,劳动合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9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依法加倍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未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福利待遇的;

(五)未依法制定内部劳动规则的;

(六)未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合同终止与续订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依法协商一致,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合理确定劳动合同的终止与续订,依法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