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及流程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合同一方解除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下,依法提前通知对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遵循诚信、公平、协商的原则。
(一)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基本条件。《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四)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七)规章制度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这为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提供了其他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责任。
(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信、公平、协商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依法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体现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诚信、公平、协商的原则。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具体流程
(一)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办理手续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身份证、工作证明等。
2. 用人单位在接到劳动者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3. 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对用人单位是否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等进行审查。审查结果通知用人单位。
(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
1. 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并应当给予劳动者三十日以上的 notice。
2. 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经济补偿或者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并应当给予劳动者三十日以上的 notice。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合同一方解除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下,依法提前通知对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并遵循诚信、公平、协商的原则,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应当依法提出申请,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和补偿也是依法进行。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及流程 图1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