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及程序》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协议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及程序,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劳动者未按约定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
(2)用人单位未按约定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即明确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并经劳动者同意的。
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旷工、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
(2)劳动者被依法判决为失去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4)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并依法支付。
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1)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2)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并依法支付。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 用人单位未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2. 劳动者未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用人单位、劳动者违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及程序》 图1
本文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及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希望对法律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在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