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及操作指南》
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及操作指南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受伤或死亡的责任,并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具体规定如下:
《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伤赔偿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及操作指南》 图1
1. 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受伤或死亡的责任。职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受到伤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职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受到伤害,且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赔偿金的,职工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按照职工伤情、工龄、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
4. 赔偿金应当一次性支付,并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支付完毕。
5. 用人单位在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职工在支付赔偿金后仍然丧失了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6. 职工因工死亡,其家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工丧葬待遇条例》的规定,享受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福利待遇。
操作指南
1. 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将职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2. 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医疗费用的垫付,并依法承担相关的费用。
3. 职工治疗终结后,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工进行伤情鉴定,并依据鉴定结果,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赔偿金。
4. 职工对赔偿金额有异议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重新协商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5. 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赔偿金的,职工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并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 职工因工死亡,其家属应当向用人单位提出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福利待遇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予以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受伤或死亡的责任,并依法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职工在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并依法承担相关的费用。如职工对赔偿金额有异议,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重新协商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赔偿金的,职工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并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