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原因及书写规范
劳动合同终止原因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合同约定终止、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破产等情况下,双方依照法律规定,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终止具有以下原因:
1. 劳动合同期限到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破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申请破产,经人民法院依法批准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终止原因及书写规范 图1
4. 合同约定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终止时间,应当依照约定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书写规范
1.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该协议应当包含以下
(1)劳动合同终止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甲方)名称或者简称、劳动者(乙方)名称或者简称。
(2)终止日期:劳动合同终止的时间。
(3)终止理由:简要说明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
(4)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
(5)双方其他约定:如抚恤金、保险金等相关事项。
2. 劳动合同终止通知。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30日内通知劳动者。通知应当包含以下
(1)通知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者负责人。
(2)通知方式:书面通知、电话通知、短信通知等。
(3)通知时间: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30日内。
(4)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实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
(5)原因:简要说明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责任
1. 用人单位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未给予经济补偿的,依法支付。
2. 劳动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退还用人单位。未退还的,依法承担责任。
劳动合同终止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方式。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定的终止条件、书写规范,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书面通知劳动者。未履行相关法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都应当依法履行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