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房屋租赁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指南》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租赁市场的不断扩大,租赁合同纠纷日益增多。为了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律协与房屋租赁学会共同編制了《居间房屋租赁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为房屋租赁合同的履行与纠纷处理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
居间房屋租赁合同的基本内容
1. 合同的名称
本指南所称的《居间房屋租赁合同》是指由出租人(以下简称为“房东”)与承租人(以下简称为“租客”)签订的,约定由房东将其房屋出租给租客使用,租客按约定期限支付租金,房东按约定履行交付、维修、保险等义务的租赁合同。
2. 合同的种类
本指南所称的《居间房屋租赁合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固定式租赁合同:租赁期限固定,一般为一年以上。
(2)浮动式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不固定,一般根据市场行情和双方协商确定。
(3)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赁合同:租客在合同签订时一次性支付一定期限的租金,之后按约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支付。
(4)按实际租期租赁合同:租赁期限根据实际租赁时间进行确定。
3. 合同的基本条款
本指南所称的《居间房屋租赁合同》应包含以下基本条款:
(1)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的地址、面积、用途、结构、权利状况等。
(2)租赁期限:租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日期。
(3)租金及支付方式:租金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
(4)房屋使用及维修:房东对房屋的维修责任、租客对房屋的装修、使用方式等。
(5)保险:双方约定的保险种类、保险金额等。
(6)违约责任:双方约定的违约责任及违约赔偿。
(7)争议解决:双方约定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方式。
《居间房屋租赁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指南》 图1
居间房屋租赁合同的履行与纠纷处理
1. 合同的履行
(1)房东应按照合同约定将房屋交付给租客,并确保房屋的安全、完整。
(2)租客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支付租金,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使用房屋。
(3)双方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维修义务,共同维护房屋的正常使用。
2. 租赁合同纠纷的处理
(1)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应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租赁合同纠纷的处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考虑双方的权益。
(3)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应提供充分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将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
《居间房屋租赁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指南》的制定,旨在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为房屋租赁合同的履行与纠纷处理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希望本指南能为房屋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