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签后如何追加原合同效力的法律实务分析

作者:是谁及春秋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签名(以下简称“网签”)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企业间的交易合作,还是个人与机构之间的服务协议,网签都因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现代合同签署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网签完成后对原合同效力进行追加或变更时,如何确保其法律效力成为实务中常见的难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详细探讨网签后如何合法、合规地追加原合同效力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务建议。

网签的概念及法律基础

电子签名,即通过数据电文形式产生的具有特定效力的标识符号,是信息技术与法律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电子签名与传统的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体而言,网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身份认证:签署人必须通过可靠的身份认证机制进行实名认证。

2. 数据电文 integrity(完整性):确保签署过程中数据电文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篡改。

网签后如何追加原合同效力的法律实务分析 图1

网签后如何追加原合同效力的法律实务分析 图1

3. 签名与文档关联:电子签名应当能够准确地与特定的数据电文或合同文件相关联。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网签的过程是否符合上述法律规定,以及是否存在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形来判断其合法性。在某网络交易平台纠纷案中,法院认定平台采用的电子签名系统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其签署的交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网签后追加合同效力的具体情形

在实务中,网签完成后对原合同效力进行追加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补充协议的订立

在网签完成后,当事人双方可能就合同未尽事宜达成新的约定。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方和买方后续就物业费用承担、过户时间等事项达成补充协议。此时,补充协议可以通过传统的书面形式或电子签名方式签署,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有效追加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因此补充协议应当明确记载修改或新增的内容,并经各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电子签名的适用性:如采用电子签名方式签署补充协议,则需确保其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要求,特别是身份认证和数据完整性方面的规定。

2. 合同条款的变更

在某些情况下,原合同需要对已经约定的内容进行修改。在技术服务合同中,客户因需求变化要求增加服务内容。这种变更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实现,并以书面或电子形式确认变更后的条款。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合同(如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变更可能需要履行更严格的程序。

3. 追认签署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网签可能是由未经授权的人员代为签订,事后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对签署行为进行追认以确保其效力。某公司员工未经授权使用公司电子签名系统签订了合同,事后公司可以通过书面声明或其他形式明确表示对该签署行为的认可。

网签后追加合同效力的法律风险及应对

尽管网签为现代商业活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可能影响合同效力的风险点:

1. 电子签名的有效性问题

如果使用的电子签名系统不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要求,未进行实名认证或未能保证数据电文的完整性,则可能导致网签无效。

对策:选择符合法律规定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如某云签署、某签等),确保签署过程可追溯且安全可靠。

2. 合同内容的合法性问题

如果原合同或补充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则可能导致部分条款无效。

网签后如何追加原合同效力的法律实务分析 图2

网签后如何追加原合同效力的法律实务分析 图2

对策:在签署前对合同内容进行合规审查,确保其合法有效性。

3. 程序瑕疵

如果追加合同效力的过程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如未签字盖章、未留存有效记录等),则可能影响其法律效力。

对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完成签署程序,并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为更好地理解网签后追加合同效力的实务操作,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1. 某与某客户服务合同纠纷案

在该案中,双方通过电子签名系统签署了《服务协议》,但事后因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产生争议。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有效性,并依据协议内容作出了判决。

2. 某平台与消费者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

消费者通过完成下单(网签),但在收到商品后发现与描述不符,遂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法院认为平台提供的电子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但支持消费者的诉求主要是基于平台未尽到告知义务。

3. 某企业法定代表人代签合同纠纷案

某员工使用电子签名系统签订了一份供应链合作协议,事后以该员工未经授权为由否认签署行为。法院经审理认为,由于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且能够证明该员工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因此判决合同有效。

实务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实务建议:

1. 选择合规的电子签名平台

在进行网签时,应优先选择经过认证的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提供商,确保签署流程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可要求对方提供实名认证信息以备后续争议。

2.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制定完善的电子签名使用规范,明确授权范围和签署程序,并记录相关操作日志以作为 evidence。

3. 审慎签订补充协议

在需要追加合同效力时,应通过双方协商一致的方式订立补充协议,并确保其内容合法合规。必要时可请法律顾问参与审查。

4. 妥善保存证据

网签完成后及后续的补充协议签署均应妥善保存相关电子文件和签署记录。在发生争议时,这些 evidence将有助于证明合同的有效性。

5. 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法律培训,提高全员对电子签名及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降低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

网签作为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提升效率的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对于如何在网签完成后合法、合规地追加合同效力,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进行综合考量。通过选择合规平台、完善内部管理、审慎签订补充协议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法律风险,保障各方权益。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电子签名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其法律实践也将日趋成熟。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