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作者:初遇钟情 |

在二手房交易日益频繁的今天,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也随之增多。购房者遭遇“房屋欺诈”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房屋欺诈行为”具体指哪些情况呢?

房屋欺诈合同

房屋欺诈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在房屋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虚构事实,诱使另一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

常见房屋欺诈手段包括:

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1

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1

1. “一房多卖”:将同一房产卖给多个买主

2. 虚假身份:冒充房产所有权人签定合同

3. 隐瞒抵押信息:未告知房屋已设定抵押权

4. 虚构交易条件:如“学区房”、“满五不唯一”等虚假宣传

根据《民法典》合同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受害方享有撤销合同的权利。

如何准备房屋欺诈纠纷案件

面对房屋欺诈行为,建议购房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证据:

1. 交易记录:保存好与卖方的所有沟通记录

2. 付款凭证:包括定金收据、转账记录等

3. 合同文本:尤其是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

4. 物权信息查询:通过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权属状态

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撰写要点

根据最高院《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房屋买卖纠纷起诉状应包含以下要素:

1. 原告基本信息(需脱敏处理)

-原告姓名:张三

-户籍所在地:XX市XX区

2. 被告信息

-被告姓名:李四

-户籍所在地:XX市XX区

3. 诉讼请求:

(1)依法撤销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2)判令被告退还已付定金及中介服务费等费用;

(3)赔偿因欺诈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

法律依据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相关规定:

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结合司法实践,法院通常会综合以下因素认定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 当事人之间是否具备交易经验

- 欺诈手段的隐蔽程度

- 受害方的实际损失情况

诉讼程序注意事项

1. 管辖法院选择:

-一般应向被告所在地或房屋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2. 举证责任分配:

-购房者需证明卖方存在欺诈故意

3. 诉讼时效

-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何防范房屋交易风险

1. 签订规范合同:使用住建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

2. 核实房产权属状况: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房产权属状态等信息

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2

房屋欺诈合同起诉状怎么写?法律实务操作指南 图2

3. 支付方式选择:优先选择银行资金监管模式

4. 及时办理网签备案

来说,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不仅损害购房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当购房者遭遇此类问题时,应当采取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切勿轻信“关系”、“内部政策”等不实之言。

(本文案例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