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区别及操作指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自行协商续签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在劳动关系的处理上出现纠纷。详细阐述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区别,并给出操作指南,以帮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正确处理劳动合同相关事务。
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区别
1. 概念区别
劳动合同续签,是指在劳动合同期满之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行为。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在依法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双方依据法律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
《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区别及操作指南》 图1
2. 法律依据区别
劳动合同续签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十一条,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第十条。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
3. 目的区别
劳动合同续签的主要目的是在劳动合同期满之前,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延长劳动合同期限,以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劳动合同终止的主要目的是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解除条件成就或者双方约定终止时,依法结束劳动合同关系。
4. 程序区别
劳动合同续签程序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提出续签建议,劳动者同意续签,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续签协议》,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续签登记。劳动合同终止程序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建议,劳动者同意终止,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终止协议》,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登记。
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的操作指南
1. 劳动合同续签操作指南
(1)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日内,向劳动者提出续签劳动合同的建议,并给予劳动者充分协商时间。
(2)双方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续签协议》,并应当将协议内容提交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续签登记。
(3)劳动者同意续签后,双方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续签登记手续。
2. 劳动合同终止操作指南
(1)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建议,并给予劳动者充分协商时间。
(2)双方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终止协议》,并应当将协议内容提交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登记。
(3)劳动者同意终止后,双方应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及时办理劳动合同终止登记手续。
劳动合同续签与终止是劳动关系的两个重要环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正确理解二者的区别,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劳动保障部门也应加强对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