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解读与实践案例

作者:顾与南歌 |

在怀孕期间,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备受关注。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对此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践案例为您提供法律支持。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女职工的生育权益,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对其进行歧视。”

怀孕期间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解读与实践案例 图1

怀孕期间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解读与实践案例 图1

法律解读

1.怀孕期间,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因为怀孕是女职工的生育权益,属于法律规定的保护范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对其进行歧视。怀孕期间,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2.怀孕期间,女职工享有产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九十八天产假。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3.实践中,部分公司通过调整员工岗位、降低工资、减少福利待遇等方式变相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待遇,或者予以辞退。这种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是违法行为。

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公司女职工怀孕后,以公司业务调整为由,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待遇。女职工请求公司支付赔偿,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

案例二:某公司女职工怀孕后,以公司业务调整为由,予以辞退。女职工请求公司支付赔偿,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

案例三:某公司女职工怀孕后,要求公司支付产假工资。公司以产假工资已经发放为由拒绝支付。女职工请求公司支付产假工资,法院判决公司支付产假工资。

怀孕期间,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享有法律保护的生育权益和工资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对其进行歧视。在实践中,公司若企图通过调整员工岗位、降低工资、减少福利待遇等方式变相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待遇,或者予以辞退,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建议公司在管理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女职工也要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