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理解合同的关键所在
合同,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 agreement,是具有双方意思自治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的订立与合同的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理解合同的内涵与外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对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进行深入探讨。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理解合同的关键所在 图1
合同订立
合同订立,是指合同双方通过对话、协商或者 other means,达成一致意愿,形成合同的过程。合同订立的过程包括要约、承诺两个阶段。
1. 要约
要约,是指一方的意思表示,欲与他人达成合同关系。要约通常包含合同的标的、条件、义务等要素。要约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作出。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6条的规定,要约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 承诺
承诺是指对要约的同意。承诺通常包含对要约内容的确认、同意等意思表示。承诺的方式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承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双方意思自治依法成立合同关系的过程。合同成立的主要标志是合同各方已经履行了合同的义务,合同关系已经依法成立。
1. 合同的成立时间
合同的成立时间,是指合同关系依法成立的时间。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6条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時間,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要约已经发出;(2)承诺已经到达;(3)合同标的已经实现。合同生效的时间,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 合同的生效条件
合同的生效条件,是指合同关系依法成立的条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合同生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合同双方已经达成一致意愿;(2)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3)合同的标的已经实现;(4)其他生效条件。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
1. 目的不同
合同订立的目的在于建立合同关系,而合同成立的目的是使合同关系依法成立。
2. 阶段不同
合同订立包括要约、承诺两个阶段,而合同成立仅指合同关系的依法成立。
3. 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订立尚未成立,因此其法律后果不明确。合同成立后,合同关系依法成立,具有法律效力。
4. 时间不同
合同订立的时间不明确,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合同成立的时间,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目的、阶段、法律后果和时间等方面。合同订立是建立合同关系的过程,而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关系依法成立的过程。理解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对于把握合同的核心内容、明确合同的法律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