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转移合同终止方式及流程介绍
社会保障转移是指劳动者在变动工作单位时,将之前在工作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使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得到保障。社会保障转移合同是劳动者与工作单位之间关于社保转移的约定。本文旨在介绍社保转移合同的终止方式和流程,以帮助劳动者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
社保转移合同的终止方式
1.劳动者主动提出终止社保转移合同
社保转移合同终止及流程介绍 图1
劳动者在变动工作单位前,可以向原工作单位提出终止社保转移合同的申请。原工作单位在收到申请后,应当予以同意,并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2.原工作单位擅自终止社保转移合同
原工作单位在劳动者提出终止社保转移合同申请后,未按照约定办理社保转移手续,擅自终止社保转移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3.工作单位破产或被依法宣告破产
当工作单位破产或被依法宣告破产时,原单位社保转移合同也随之终止。劳动者在原工作单位破产或被宣告破产后,可以向新的工作单位申请社保转移,或者由原工作单位的破产清算组代为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社保转移合同的终止流程
1.劳动者提出申请
劳动者在变动工作单位前,可以向原工作单位提出终止社保转移合同的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1)工作单位证明,包括工作单位名称、营业执照号码、注册地、联系人、等;(2)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3)原工作单位社保转移合同文本。
2.原工作单位审核
原工作单位在收到劳动者的申请后,应当予以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劳动者的工作单位是否符合社保转移条件、劳动者的社保转移账户是否已经激活等。
3.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审核通过后,原工作单位应当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具体流程如下:(1)劳动者在新工作单位缴纳社保;(2)原工作单位向劳动者的工资账户发起社保转移;(3)新工作单位接收社保转移;(4)劳动者在和新工作单位签订新的社保转移合应当如实提供原工作单位社保转移合同的剩余部分,并应当在新合同上签字确认。
社会保障转移合同是劳动者与工作单位之间关于社保转移的重要约定。劳动者在变动工作单位时,应当了解社保转移合同的终止和流程,以维护自身的社会保障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在遇到社保转移问题时,可以劳动保障部门或律师,寻求专业帮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