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探究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也是用人单位履行雇佣劳动者的法律义务。未签劳动合同在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但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究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参考。
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未签劳动合同不视为自动建立劳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并不视为自动建立劳动关系。一旦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就应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依法履行各项劳动法律义务。
(二)未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尽管未签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权益。如依法享受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益。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这些义务,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
相关法律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该法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已经开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工作满一个月后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已经开始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工作满一个月后订立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已经开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工作满一个月后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同上,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已经开始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工作满一个月后订立劳动合同。
(三)劳动争议处理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探究相关法律规定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规定》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已到期未续订,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法处理。”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处理。
未签劳动合同在法律上并不视为自动建立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各项劳动法律义务,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对于劳动者而言,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关注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以避免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