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精解与备考策略

作者:青苔入镜 |

在国家司法考试的复习过程中,刑法无疑是令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重要科目。而其中的核心考点,莫过于历年必考的“重点法条”。“重点法条”,是指在历年司法考试真题中频繁出现、涉及知识点较多、容易引发争议或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法条。

2020年的国家司法考试虽然已成过去式,但回顾当年的刑法考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涉及到法律适用界限的问题;合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区别;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等等,都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020年法考刑法重点法条概述

在司法考试中,“重点法条”并非一成不变。每年的具体考点会根据法律修改、司法解释更新以及命题思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从历年情况来看,有一些法条确实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精解与备考策略 图1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精解与备考策略 图1

1.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刑法第二十条、二十一条)

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重点在于区分防卫过当和特殊防卫的情形;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判断“不法侵害”以及“现实危险”的认定。

2. 合同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界限(刑法百九十二条、第二百二十四条)

两者的区别不仅是犯罪主体不同,更涉及到具体行为方式和社会危害性的比较。单位能否构成贷款诈骗罪?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3. 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刑法第三十条)

单位犯罪是一个易考易错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哪些行为属于单位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哪些是个人行为。

4. 共同犯罪与犯罪形态(刑法第二十五条、二十六条)

共同犯罪历来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区分主犯、从犯、教唆犯和胁从犯;以及对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等特殊形态的认定。

重点法条的学习方法

1. 精准把握法条内容

背诵法条只是基础,更理解法条背后蕴含的法律精神。正当防卫条款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这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来思考。

2. 结合真题训练

历年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通过研究真题可以发现命题人的思路和重点,并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

3. 构建知识框架

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犯罪构成”这一章可以与“正当防卫”、“单位犯罪”等核心考点结合起来复习。

重点法条的应用技巧

1. 注意区分罪名间的界限

像“合同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这样的近似罪名,考生需要特别留意两者的区别,并通过对比表格等形式强化记忆。

2. 重视的司法解释

最高法出台的相关司法文件,往往会对法律条文的具体适用作出细化规定。《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就有明确规定。

3. 培养案例分析能力

司法考试不仅考察考生对法条的理解,更考查其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的案例分析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精解与备考策略 图2

2020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精解与备考策略 图2

2021年备考建议

尽管本文主要回顾的是2020年的重点法条,但对于准备参加2023年司法考试的考生来说,这些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提前规划复习计划

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将重点法条的学习贯穿整个备考过程。

2. 关注法律动态

司法考试的命题具有滞后性,因此需要关注近年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民法典》的实施对相关罪名的影响等。

3. 科学分配时间

刑法学内容多、难度大,考生要善于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建议每天 dedicated 1-2小时用于刑法复习,精研重点法条。

“重点法条”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司法考试的一个方面。考生需要将法条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借用一句话共勉:法律不是靠记忆来掌握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来领悟。”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克服困难,顺过司法考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