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 当赠与合同出现这些情况时

作者:蓝色信纸 |

赠与合同终止是指赠与合同在一定条件下解除的过程。赠与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百九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中确定只作为礼物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合同中确定只作为礼物的部分可以随时撤销。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如下:

1.赠与合同中确定只作为礼物的部分可以随时撤销

example1:张三向李四赠送了一只的名表,该名表只作为礼物,没有约定任何其他内容。根据《合同法》百九十五条规定,张三可以随时撤销该赠与。一旦张三决定撤销赠与,李四将无法获得该名表。

2.赠与合同中确定只作为礼物的部分不可撤销

example2:张三向李四赠送了一套房产,该房产只作为礼物,没有约定任何其他内容。根据《合同法》百九十五条规定,该赠与合同中确定只作为礼物的部分不可撤销。即使张三在赠与合同中没有明确表示可以撤销,李四也不能要求张三撤销赠与。

3.赠与合同中约定了撤销条件

example3:张三向李四赠送了一辆汽车,双方约定在张三的汽车达到一定行驶里程后,汽车所有权归李四。根据《合同法》百九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中约定了撤销条件,赠与人可以在条件成就时撤销赠与。一旦张三决定撤销赠与,李四将无法获得该汽车。

4.赠与合同中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

example4:张三向李四赠送了一幅画作,双方经过公证,赠与合同中约定了赠与的不可撤销性。根据《合同法》百九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经过公证的,不得任意撤销。一旦张三决定撤销赠与,李四将无法获得该画作。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表明,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可以随时撤销赠与,但在特定情况下,赠与合同的不可撤销性需要依法进行处理。在签订赠与合双方应当注意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 当赠与合同出现这些情况时图1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 当赠与合同出现这些情况时图1

赠与合同是指出让人将财产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该财产的合同。赠与合同是一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广泛应用于家庭、朋友之间的财产转移。赠与合同并非绝对不变,当赠与合同出现某些情况时,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合同的终止。通过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分析在何种情况下赠与合同会终止,以期为赠与合同的当事人提供一些参考。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 当赠与合同出现这些情况时 图2

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 当赠与合同出现这些情况时 图2

赠与合同的终止条件

1. 赠与合同的终止条件之一:赠与财产的归属已经确定

赠与合同一旦成立,赠与财产的归属将确定。赠与合同中一般会明确规定赠与财产的归属,如“赠与合同生效后,赠与财产归受赠人所有”等。当赠与财产的归属已经确定时,赠与合同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必要条件,合同终止。

案例:张先生与李小姐签订了一份赠与合同,约定张先生将其的一条狗赠与给李小姐。该狗在赠与合同生效后即归李小姐所有。在此情况下,赠与合同终止,张先生不能再要求李小姐归还该狗。

2. 赠与合同的终止条件之一:赠与财产的价值已经减少或者丧失

赠与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赠与财产的归属,如果赠与财产的价值在赠与期间已经减少或者丧失,那么赠与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合同的终止。

案例:张先生将其一辆价值10万元的汽车赠与给李小姐,但在此过程中,该汽车发生了事故,导致其价值大幅减少。在此情况下,赠与合同可能会终止,张先生不能再要求李小姐归还该汽车。

3. 赠与合同的终止条件之一: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发生变化

赠与合同一旦成立,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将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赠与合同的终止。

案例:张先生将其一条狗赠与给李小姐,但在赠与过程中,张先生表示希望保留对该狗的占有权。在此情况下,赠与合同可能会终止,张先生不能再将该狗赠与给李小姐。

赠与合同的终止程序

1. 赠与合同的终止程序之一: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发生变化

赠与合同一旦成立,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赠与合同的终止。赠与合同的终止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 赠与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确认赠与合同终止;

(2) 赠与合同的当事人书面确认赠与合同终止;

(3) 赠与合同的当事人办理合同终止手续,如办理赠与财产过户手续等。

2. 赠与合同的终止程序之一:赠与财产的归属已经确定

赠与合同一旦成立,赠与财产的归属将确定。赠与合同的终止一般不需要经过特别程序,赠与合同自动终止。

赠与合同是一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但在赠与合同出现某些情况时,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合同的终止。本文通过分析赠与合同终止的例子,了赠与合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以期为赠与合同的当事人提供一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赠与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注意合同的终止条件,并在合同出现终止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合同纠纷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