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的步骤及所需材料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当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破产等情况下,劳动合同的终止成为必要。围绕劳动合同终止的步骤及所需材料进行探讨。
劳动合同终止的步骤及所需材料 图1
劳动合同终止的步骤
1. 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申请。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或者在用人单位出现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关闭、倒闭等法定情形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申请。
2. 用人单位同意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申请后,用人单位应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若用人单位同意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与劳动者协商制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协议,并在协议上签名或盖章。
3. 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在劳动合同终止协议签订后,用人单位应按照协议约定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关系的移交手续。
4. 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应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办理离职手续,及时归还工作用品,办理交接手续,并配合用人单位做好相关工作的交接。
劳动合同终止所需材料
1. 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申请。劳动者应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劳动合同复印件;
(3)终止劳动合同申请书,应明确说明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时间等事项。
2. 用人单位同意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用人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劳动合同终止协议,应明确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期限、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和支付方式等事项;
(3)劳动者的工资支付记录,应包括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支付情况。
3. 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在劳动合同终止协议签订后,用人单位应按照协议约定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应提供以下材料:
(1)劳动合同终止协议;
(2)工资支付记录;
(3)社会保险关系的移交手续;
(4)其他相关的手续,包括劳动者的工作交接手续、办公用品的归还等。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共同协商、协商一致的结果。在劳动合同终止过程中,双方都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自己的义务,确保劳动合同终止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