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协议终止是什么意思?》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一定原因导致合同不再继续履行的一种法律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终止可以分为友好终止和法定终止两种。合同终止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合同终止的主体是合同双方
合同终止是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解除合同。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终止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的原因
合同终止的原因是法律规定的原因,而非合同双方协商的原因。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终止:(一)一方当事人死亡;(二)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三)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四)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合同终止的法律效果是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后,合同双方互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合同终止后,合同双方的财产权利和义务消灭。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完毕自己的义务,按照约定履行相关责任。未履行完毕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协议终止是什么意思?》 图1
合同终止的程序是协商一致
合同终止应当由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并采取书面形式。合同法第四十三条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对方应当确认。对方不确认的,解除合同生效。”
合同终止的效力是创设新的法律关系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双方不再是合同关系当事人,而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履行完毕自己的义务,按照约定履行相关责任。未履行完毕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一定原因导致合同不再继续履行的一种法律行为。合同终止具有合同主体、原因、法律效果、程序和效力等法律特征。合同终止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解除合同。合同终止后,合同双方互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并创设新的法律关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