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撤销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与认定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当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如果出现某些情况,可以依法撤销合同的效力。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两个法律法规。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方式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二)一方以不合理的高额或者其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况;(三)一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四)一方恶意串通,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五)合同当事人一方死亡,另一方未表示放弃或者追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依照前条的规定请求撤销合同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已经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合同的撤销不会导致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支持撤销。”
认定
在实践中,判断合同是否撤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欺诈、胁迫等情况
关于撤销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与认定 图1
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方式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欺诈指一方通过虚假陈述、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误解,从而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胁迫指一方以暴力、威胁、伤害等方式迫使对方做出意思表示。在这些情况下,另一方在受到欺诈、胁迫时,没有自主意志,因此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2.不合理的高额或者其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
如果一方以不合理的高额或者其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况,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在实践中,如果合同中规定的付款金额明显高于市场价,或者付款条件明显不合理的,都应视为不合理的高额或者其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如果一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如果对方在签订合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该情况,则另一方无权请求撤销。
4.恶意串通
如果一方恶意串通,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恶意串通指一方故意与他人合谋,共同实施违法行为。,另一方在签订合受到了欺诈,因此有权请求撤销。
5.一方死亡
如果一方死亡,另一方未表示放弃或者追认的,合同继续有效,另一方无权请求撤销。
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两个法律法规。在判断合同是否撤销时,需要考虑欺诈、胁迫、不合理的高额或者其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恶意串通和一方死亡等因素。只有当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时,另一方才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