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中的抗辩:理解法律规定的关键点》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抗辩,以阻止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抗辩是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合同的履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理解法律规定的关键点》 图1
抗辩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提出抗辩。该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提出抗辩的,应当向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该法第68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抗辩:(一)对方当事人请求履行的合同标的额明显超过合同约定的数量或者质量要求的;(二)对方当事人要求履行的合同期限明显超过合同约定的;(三)对方当事人要求履行的合同条件明显与合同约定不符的;(四)对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行使权利或者履行义务的;(五)合同约定应当采取其他方式,而对方当事人采取其他方式履行合同的。”
抗辩的法律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抗辩的法律效果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违约责任。该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提出抗辩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针对抗辩的内容作出判决或者裁决。”
抗辩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抗辩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该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提出抗辩的,应当向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