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指南:不按合同履行应该如何举证与维权》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依法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当合同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为维护自身权益,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合同纠纷的解决,需要依据证据进行。本文旨在指导当事人如何举证与维权,以解决因不按合同履行而产生的纠纷。
举证责任及举证标准
1. 举证责任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承担违约责任。当一方当事人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时,即可认定对方当事人应承担违约责任。在合同纠纷中,举证责任由违约方承担。
2. 举证标准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据。对于合同纠纷中的举证,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 existence and validity:证明合同的存在、合法性和有效性,如合同的签订、签订日期、签字或盖章等。
(2)chain of title:证明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如付款凭证、收据等。
(3)performance and breach:证明对方当事人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证据,如交付货物或提供服务的记录、照片、视频等。
举证方式及举证期限
1. 举证方式
(1)直接证据:与案件直接相关的原始文件,如合同、收据、照片、视频等。
(2)间接证据: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原始文件,如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录音、录像、等。
(3)证人证言:与案件有关的证人的陈述,如合同的签字或盖章、收据的出具等。
2. 举证期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诉讼期限内提交证据。具体期限根据案件情况确定,一般为诉讼期限的1/2。在期限内未提交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维权途径及程序
1. 协商
《投诉指南:不按合同履行应该如何举证与维权》 图1
当事人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合同纠纷。协商的过程,可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避免纠纷升级,节省时间和精力。
2. 调解
当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寻求调解。调解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等。调解过程一般为自愿、非强制性的,调解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
3. 诉讼
当调解无果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阶段。当事人应在诉讼期限内提交相关证据,法院将依据法律作出判决。
合同纠纷的解决,需要依据证据进行。当事人应了解举证责任及举证标准,选择适当的举证方式和期限。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协商、调解和诉讼是可选项的维权途径。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程序,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