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 direct 诉讼
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概念、范围与程序
劳动合同纠纷 direct 诉讼 图1
概念
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发生纠纷时,不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一种诉讼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选择。直接诉讼不仅包括劳动争议仲裁阶段的纠纷,还包括仲裁阶段的纠纷。
范围
1. 劳动争议仲裁阶段的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4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是提起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仲裁机构的仲裁,当事人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阶段的纠纷属于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的范围。
2. 劳动合同纠纷仲裁阶段的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合同纠纷仲裁阶段的纠纷也属于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的范围。
程序
1. 仲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先通过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劳动仲裁机构是指由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仲裁机构。当事人应当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仲裁机构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接到申请的次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接受仲裁的决定。如果仲裁机构接受仲裁,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仲裁机构指定的时间到达仲裁庭,参加仲裁。仲裁庭应当自劳动争议接到仲裁申请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裁决。裁决书自劳动仲裁机构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裁决书不满意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诉讼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不通过劳动仲裁机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争议。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接到申请的次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接受诉讼的决定。如果人民法院接受诉讼,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人民法院指定的时间到达法院,参加诉讼。法院应当自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如果法院受理诉讼,双方当事人应当根据法院指定的时间到达法院,参加诉讼。
劳动合同纠纷直接诉讼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发生纠纷时,不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一种诉讼方式。直接诉讼不仅包括劳动争议仲裁阶段的纠纷,还包括仲裁阶段的纠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先通过劳动仲裁机构仲裁,如果仲裁不成功,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诉讼程序包括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